2025年4月11日下午,东方乐器博物馆在上音开放空间美育楼内举行非遗顾绣艺术作品捐赠仪式。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传承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特聘专家张莉女士,向东方乐器博物馆捐赠其创作的“贾湖骨笛”主题顾绣作品。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肖阳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兰,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徐昕,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褚婉吟、陈锐洋等出席活动。此次捐赠活动联动上海高校音乐文化育人联盟成员单位,聚焦“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入发挥平台功能,共同见证非遗技艺与古代音乐文明的跨时空对话。
顾绣是起源于明代上海松江地区的一种以名画为蓝本的刺绣艺术,又称“画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捐赠的顾绣作品是以东方乐器博物馆藏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乐器—距今约8800年的贾湖骨笛(复制)为灵感,通过传统技艺再现中华音乐文明之源。作为高校协同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此次活动彰显了传统手工艺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
顾绣作品《贾胡骨笛》以距今近8800年的吹管乐器骨笛为绣制蓝本,运用顾绣针法中常用的乱抢针、接针、套针、长短针等传统手法绣制完成。作品尺寸21.5*22cm,选用桑蚕丝线和塔夫绸布料,有着典雅秀丽的古韵。骨笛主体丝线采用一股丝线的1/16或2/16所绣制,骨笛阴影部分采用一股丝线的1/64所绣制,运用乱抢针、接针、套针等针法绣制。
贾湖骨笛与顾绣同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前者凝聚远古先民的艺术智慧,后者承载江南文脉的审美精神。此次捐赠以校际协作为纽带,探索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作为国内艺术院校首家乐器博物馆,东方乐器博物馆将持续搭建非遗与音乐文化的对话平台,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
文字:陈鑫 褚婉吟
图片:唐天祺
编辑:褚婉吟
审核: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