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和合,新古同期 ——观《古乐新声-伊州乐印象》有感

时间:2021-07-12浏览:1942

    77日晚,上音歌剧院外疾风骤雨,室内则热闹非凡,座无虚席,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古乐新声-伊州乐印象》音乐会如期而至。这是上音创作团队在《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的基础上,以段蔷先生的《伊州摘遍》为蓝本,经过长期学术研讨和丝绸之路新疆段的实地田野考察,融入视听呈现技术手段和表演而新创作的作品,可谓是一次独到探索。

 

正如音乐会的标题“古乐新声”令人眼前一亮,透过音乐会可以发现:“古”既指“古代”、“古风”,又指“古谱”、 “古乐器”、“古乐”;而“新”既指对“古谱”采“新解”、对“古乐器”做“新奏”、对“古乐”进行“新作新编”,除此之外,还指以今日之“新乐”与历史之“古乐”进行对话呼应的“新形式”。

  

演出蕴含了诸多看点。首先,从创作角度看,“伊州乐印象”是历经文本研究和实地田野后的创作成果。它基于林谦三、叶栋、陈应时等老一辈古谱专家的解译研究,根据新疆艺术研究所的段蔷先生扎根民间的创作蓝本,最终由朱晓谷和苏潇两位作曲家以民族管弦乐的锵锵和鸣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次,从表演角度看,表演者既有伊州(今新疆哈密)地区的局内人,又有中原学院派的局外人。来自新疆、上海等地不同的艺术团体和多为位知名表演艺术家欢聚一堂,以不同的民族身份和鲜明的地域风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再从欣赏角度看,视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强了听众对整场演出的声音景观的构建。西域实景的采集让人身临其境,敦煌壁画的展示亦赏心悦目,而画面的后期特效处理均是配合声音姿态而变换,令听众对作品的接收更加立体,更易产生联觉。当然,从学理角度看,音乐会还展现出在舞台的背后,表演实践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之间密不可分的协同关系。正是由于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的共同参与,尘封千年的敦煌古乐才能在今天焕发出古老又瑰丽的光彩。

  

  

对“敦煌古乐”的考古及学术争论可能永无定论,与此同时还面临着不断衍生的新问题:如何以当下的音响及听觉审美观照甚至合抱不可复原再现的千年“古乐”?在还原“古风”的同时如何平衡其于当下听众的“可听性”?“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理论宗旨如何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得到合式的实践?这些问题既是作曲家面临的实际挑战,也正是音乐学家进行“古乐”研究和田野工作的起点与归宿,更是每一位听众透过音乐作品以触摸“古乐”的风貌、气质和精神的期待。

  

  

    演出结束,走出上音歌剧院,暴雨已然停歇,大片流云被晚风吹散开去。原来,正值农历的小暑节气,这“雨热同期”的天气才有利于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和丰收。而“古乐”如要发出“新声”,亦需“仿古”与“创新”的互感、互释,以至互生、互现。

 

 

撰稿: 方迪

2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