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乐器博物馆第六届开放周系列活动

时间:2020-10-22浏览:1780


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开放周活动于20201015开幕,由东方乐器博物馆主办的系列沙龙在上音歌剧院民乐排练厅正式拉开帷幕

  

东方乐器博物馆史寅馆长做开幕辞。首先,史馆长对于观众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大家所做的防疫措施表示感谢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型形式的抽象性,呼吁大家在欣赏音乐时应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合理想象。而东方乐器博物馆基于乐器展示世界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在音乐传播的道路上拥有独特的作用。

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邢媛老师作题为“千年丝路 幻彩音乐”的讲座。

  

作为音乐文化中最具物理性质的部分,乐器构成了丝绸之路上永恒的风景。上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有关乐器的大量考古学、艺术史的实物、图像遗存。面对一件乐器,考订其名称的缘由、追溯形制的演变,实地观察演奏方式和仪式功能,将为还原丝绸之路气韵生动的历史场景,带来诸多灵感与启示。讲座从拨弦乐器:抱弹类鲁特、拨弦乐器竖琴&齐特类、吹管乐器、口簧、鼓五个部分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乐器在形制与流变上进行了梳理与介绍。邢老师指出,乐器研究的意义从物质上体现文化流动、从音乐上发现丝绸之路、从乐器上找寻“蛛丝马迹”。同时,丝绸之路上丰富的乐器种类也为音乐研究提供了乐器名称、语音音源、乐器形制、乐器装饰等多种视角。乐器是一种物质交流的见证和研究的基础,基于此,探索乐器在历史和不同文明之间如何互动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最后,邢老师强调共时历时语境中音乐呈现的不同状态,体现的是人类文化的流动,对此的研究与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发展。

  

第二场活动为“传承—小荷才露尖尖角”音乐会。演奏员来自上音附中与附小。音乐会曲目形式多样:有独奏、重奏与合奏。本场音乐会具有沙龙性质,二胡演奏员们与现场的众多二胡琴童交流练习经验、科普音乐知识。台下的小琴童提问积极踊跃,有的问“哥哥姐姐们的宿舍是怎样的啊?”,“我在最后一首曲目里,为什么听到了两种声音?”,“一首乐曲要练多久才能上台演奏呢?”,“如果练琴时总是练不好,该怎么办?”……附中的哥哥姐姐们也敞开心扉,真诚的回答了来自同龄小伙伴们的问题。

  

音乐会在曲目的选择上别具匠心,融汇了中国南北方各地区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二胡在音乐表达上的民族性。在演奏完毕之后,王莉莉老师作了简短的导赏演奏的曲目共有八种风格《江南春色》描绘了长江下游江南地区春光明媚,秀丽动人的春天景色;《正月十五闹雪灯》原为唢呐曲,经王老师移植后,在二胡的音色与演奏中通过热情、奔放的旋律,表现了东北人民在下雪的季节里一起赏花灯、庆元宵的热闹场景;《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则情绪愉悦,轻松活泼,喜气洋洋,描绘了山东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秦川抒怀》(原为笛曲)与《秦风》激扬豪放抒发对欣欣向荣的西北地区由衷地赞美之情;《喜看麦田千层浪》是一首河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乐曲呈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及农民辛勤劳动后迎来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洪湖人民的心愿》塑造了湖北人民革命英雄形象,乐曲流畅婉转旋律优美,充满了中华民族的风骨神韵;《河南小曲》朴实清新,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的自豪感。《查尔达什》唯一一首国外作品,原为“西方二胡”小提琴曲,乐曲中的七声音阶与西方语汇听起来好像是二胡在“讲外国话”。王老师强调新时代的少年应当有传承民族文化意识和弘扬文化精神的使命。最后,师生同台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献给观众,祝福祖国。

  

 1020上午1030,开放周第六天,上海市民族宗教局民族一处副处长方勇携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办公室干部陈彦成、宗教所干部宋永志,以及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二处副处长刘果、宗教二处四级调研员罗育强,一行5人来到艺术成果展厅精品展参观,交流。

  

邢媛老师对展厅内陈列的乐器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并演奏了古琴名曲《酒狂》,相传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乐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梁媛老师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此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此外,梁老师介绍了潮州筝与当代所用21弦筝的区别。1957年,第一台21弦古筝诞生,后经过上海民乐一厂的改良与创新推广,21弦得到普及。婉吟老师演奏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该曲以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史实为内容,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不乏丰富的感情色彩

东方乐器博物馆开放周系列沙龙最后一场活动,邀请了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沈正国先生就“中国乐器的构造与特点”进行讲解。沈老师曾求学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业中学,在上海音乐学院和民乐技师的联合授课下,学习民族音乐与制作。后长期主持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工作,从事传统乐器制造与管理已四十多年。

  

讲座围绕乐、丝、弦、鼓、磬展开,包括对各字甲骨文构成的分析、乐器产生的猜想、乐器制作的特点。在甲骨文中,“乐”字由人、嘴唇(一横)、编管类乐器组成。郭沫若先生认为“乐”字下方的乐器为一种笙,如今学术界则认为是早期笛子的雏形。作为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沈正国先生认为贾湖骨笛应被视为“贾湖骨”,原因在于“笛子”的名称在唐代始出现。随后沈老师分享了一支其本人采用老鹰翅骨制作而成的骨笛,并讲解了其发音原理。回溯了管乐器的产生源于早期劳动人民在保留火种中的吹导管动作。

中国弦乐器的产生与狩猎有关。人们最早使用动物的皮筋作为弦,因其冷却后富有弹性。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开始养蚕缫丝,将其缠绕起来作为丝弦,音色极妙。到了六十年代,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以及人们产生丝弦易断的想法,一度导致弦乐器背弃丝弦,而采用钢弦。据沈老师介绍,丝弦易断并非丝弦的过错,而是制作工艺的差别所致。

在三四年前,人们用鳄鱼皮为鼓面蒙皮。沈老师展示了不同形制、不同材料蒙皮的鼓。讲到二胡,最为适合蒙皮的材料是蟒蛇皮。因为它非常坚韧,其鳞格的纤维结构就像工业化的编制那样精细。蟒蛇皮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它有足够强的耐受力。现场播放了二胡蒙皮技术视频,展示了工匠们娴熟有力的蒙皮技巧。

关于乐器磬,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就已经知晓如何固定其音高。《考工记》中有记载:“己上,则磨其旁;己下,则磨其端。”磬的产生,沈先生讲到,亦是来源于劳动实践,由劳动工具铲子与锄头工作时与石头碰撞发声而被人们创造出来。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在场观众与沈正国先生进行了诸多如“由乐器推测演奏法”、“历史研究的人证、物证、天行证”的讨论,气氛很是热烈。

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开放周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撰稿人:郭旭

本期编辑:褚婉吟  

审稿:邢媛、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