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展览 | 百年大同(4)乐器篇
许光毅演奏《醉渔唱晚》
“今整理大小雅俗,一律公开。可以收拾者尚有四十八体,乐器尚有一百二十余种,伟大乐曲总在一千操以上,重行编制,设一大规模之乐团,征求海内音乐专家,共同负责,酌古斟今,彻底研究,造成有价值之国乐,以与世界音乐相见,安知固有文化不能复兴?!”——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
为了“复兴雅乐”,大同乐会开展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国粹”的活动。其中主要的活动之一是对古乐器的搜集、仿造与改良。
20世纪30年代,大同乐会郑觐文等人得教育部特批,拨南京地下发现的古木之一部分用于仿制乐器,并根据《大清会典图》、《皇朝礼乐图式》等古籍,仿制民族乐器163件,这其中包括弹弦乐器35种,拉弦乐器20种,吹奏乐器43种,敲击乐器60种,并附音律乐器5种。[陈正生:《也谈大同乐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第3期,第44-47页]
在继承和保存的同时,大同乐会还致力于传统乐器的改革,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例如:为使七弦琴增大音量,改革成增幅琴;为加强乐队中、低音声部,创制弓胡 (中音拉弦乐器)、幢琴 (低音拉弦乐器)、司管(低音管乐器)等;为扩大乐器的音域和改善音色,在小箜篌高音弦处的音板上设品,既可琶奏、滑奏,又能作柳琴般的弹奏,这在当时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1941年“中国乐会”的演奏留影。
图中可以看见弓胡、中阮等大同乐会“制式”的乐器。成员除了名家俞樾亭(扬琴)、陈天放(笙)等,还有曾经的大同乐会成员如秦鹏章(琵琶)、陈天乐(中阮)、许光毅(二胡)、卫仲乐(瑟)等。
本期“大同乐会·乐器篇”将展出部分大同乐会所搜集、仿造与改良的乐器实物照片以及历史图文资料。
弹弦乐器:
增幅琴(戴尧天传)
尺寸 通长126.5cm总宽180cm隐间104.5cm
年代 民国
来源 戴来 藏
说明 郑觐文制,改古琴的形制为鱼形,不再设“龙池”“凤沼”,鱼口为出音孔。
古琴“夜鈡”(程午嘉传)
尺寸 通长 125cm肩宽 19cm有效弦长 117cm
年代 宋代
来源 陶艺 藏
大同缪金林制古琴样板
尺寸 通长 121 cm总宽 17 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闵行博物馆 藏
说明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缪金林古琴制作样板,也用作教具。
琵琶(卫仲乐传)
尺寸 通高 100cm总宽 31.5cm
年代 民国
来源 卫祖光 藏
琵琶(陈天乐传)
尺寸 通高 101cm总宽 31.5cm
年代 20世纪 50年代末
来源 陈贵平 藏
说明 原4相13品,后改为6相24品,陈天乐60年代用琴
琵琶(程午嘉传)
尺寸 通长 103 cm总宽 30 cm
年代 民国
来源 程久霖藏
说明 背板名款-巴山夜雨 (1943年补刻)
大同阮(戴尧天传)
尺寸 通高 118.5cm总宽 37.7cm
年代 民国
来源 戴来藏
说明 郑觐文制,四弦十六品,双弦同音。
忽雷
尺寸 长 93cm宽 24cm厚5cm
年代 民国
来源 东方乐器博物馆
小三弦(残件)
尺寸 长 96.5cm宽 21cm
年代 民国
来源 大龢堂藏
拉弦乐器:
胡琴
尺寸 长77cm宽146 cm
年代 民国
来源 沈正国(大龢堂)藏
板胡(复制)
尺寸 通长 55cm琴筒外径 10cm
年代 民国
来源 沈正国(大龢堂)藏
弓胡
尺寸 通高98cm厚15cm琴筒直径 12 cm
年代 民国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吹奏乐器:
笛、箫(许光毅传)
年代 民国
来源 许国屏 藏
说明 玉屏彭忠山精造
箫(金祖礼传)
尺寸 通长81.6cm
年代 民国晚期
来源 金元正藏
篪(陈天乐传)
尺寸 长38cm直径5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陈贵平藏
埙(陈天乐传)
尺寸 高9cm底宽7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陈贵平藏
排箫(陈天乐传)
尺寸 高32cm宽31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陈贵平藏
仿大同乐会笛箫音位 划线板
尺寸:1长 60 cm宽 41 cm
2长45 cm宽31 cm
3长 37 cm宽 24cm
4长 28 cm宽 18cm
年代 现代
来源 东方乐器博物馆(大龢堂捐赠)
卫仲乐演奏《鹧鸪飞》
敲击乐器:
小洋琴(金祖礼)
尺寸 通常76.5cm总宽28.8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金元正藏
说明 直角型/两排码/七档
小洋琴(金祖礼)
尺寸 通常 79.8cm总宽33cm
年代 民国
来源 金元正藏
说明 蝴蝶型/两排码/七档
大同扛鼓(复制)
尺寸 鼓面直径 28cm高 27cm
年代 现代
来源 大龢堂 藏
乐器图片资料:
幢琴
古称旗子之类为“幢”,幢琴与古代各种齿边旗子颇为神似。历史文献无此器,应是郑觐文为组建大乐队所设计的低音声部弦乐器,形制或源自西藏乐器扎木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同乐会已经关注到了少数民族乐器以及外国民族乐器的收集与整理。
左/喇巴卜 中右/萨朗济
左/排箫 中/管乐器五种 右/律管
左/秦琴 中/柳琴 右/月琴
左/十三弦筝 中/五弦筝 右/十八弦瑟
左/总稿机 中/小箜篌 右/箜篌
左/五弦琵琶 右/葫芦琴
方响
庖牺瑟
大同乐会仿制的庖牺瑟。栓弦装置已为筝尾进筝首出,琴弦的固定和调节都比较方面。
百弦大瑟
大同乐会据历史记载中的“庖牺氏造50大弦”而创制的百弦大瑟。
制作如此面广量大的乐器,应该与郑觐文对中国音乐的分类理念:“雅乐(中国音乐之根本,万古不变)、大乐(用于朝会大节)、国乐(专司对外)”不无关系。通过对大量古今乐器的调查和甄别、筛选,可以观察、探索古今乐器质艺的沿革及短长,启迪后世,同时也为创见理想中的“国民大乐”大型乐队,挑选合适的乐器构建乐队编制。[沈正国、陈书明:《“大同”乐器的探索与启迪——大同乐会乐器史料选例解读》,“中乐图鉴”中国传统乐器网上博物馆之纪念国乐团体先导大同乐会诞生100周年特辑,2019年]
大同乐会复制、仿制、创制的160余件乐器,蕴含着先贤在乐器文化方面的思想、理念以及在乐器史、乐器制艺方面研究实验所得的丰富经验和宝贵史料,是后世不可多得的、值得认真解读的文化遗存。
图文参考资料:
1、陈正生、沈正国编,《国民大乐——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凤凰出版社,2011年。
2、沈正国、陈书明,《“大同”乐器的探索与启迪——大同乐会乐器史料选例解读》,“中乐图鉴”中国传统乐器网上博物馆之纪念国乐团体先导大同乐会诞生100周年特辑(网址:http://www.zhongyuetujian.com/index.php/articlx?id=208)
3、凌律:《大同乐会民族乐器图片简释——兼谈大同乐会和创办人郑觐文 》,《乐器》1982年第l期。
文中所有资料版权归“百年大同”纪念活动主办方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仪式音乐中心
素材提供:“百年大同”会议组
展览总策划:史寅
学术指导:萧梅
展陈统筹:梁媛
本期撰稿:熊曼谕
本期编辑:褚婉吟
审稿: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