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18被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呢?“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针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今年东方乐器博物馆的主题依然沿袭去年的“互动主题”,希望能通过展厅里的乐器,通过乐器的声音让观众走进音乐。上午10:15分,梁媛老师为参与者带来了“恩格龙教学互动体验课”。“恩格龙”---摇奏体鸣乐器。也译作“安格隆”-“昂格隆”或“摇竹”,流行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的民间乐器,在一竹框架中设置二至三根竹管,互为八度关系,摇动框架,其中的竹管连续撞击框架而发出美妙的乐音,音响效果如木琴用双槌连击。因恩格隆有两根互为八度的竹管发音,音色独具魅力,可以单人或多人组合演奏。参与互动的观众有中、大学生,还有一位长者,在1小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使最后的《红蜻蜓》完美的呈现,老师从乐器的演奏方法(决定音色的要素),节奏知识的梳理(多人演奏的配合),循序渐进的让大家很快掌握了手中的乐器。当乐曲完整演奏的时候,在场的观众都露出惊叹的目光,原来走进音乐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过程中还不乏小乐趣。这就是互动教学带来的收获,能带领零基础的观众短时间的学会一首难度不高的乐曲,是我们非常愿意分享的。
下午的讲座---《在历史的天幕中品味二胡》,由《中国二胡品鉴》的作者之一,沈正国先生主讲。沈先生从事中国传统乐器制作研究40年,历经8年的书写,编辑整理收入二胡传统技艺现场制作照片270余幅,二胡历史遗存和部件照片60余幅,二胡相关史料照片140余幅。17万文字,120多条目品鉴解读,为二胡爱好者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中国二胡的前世今生的文化生态。沈先生不仅长期对东方乐器博物馆的学术提供支持,当天还带来了工作室制作的一把刘天华遗物琴的复制件赠予博物馆。现场的观众非常想听一听刘天华时代的琴声,为此特邀民乐系大四杨画画同学为大家演奏了一首《良宵》。由于特别使用了当时的丝弦,琴声更具有年份感,仿佛把大家带入到时空的另一端。一段旋律、一抹气息、一个眼神,似乎此时此刻就是你心中的那段回忆。讲座临近尾声,沈老师邀请前来参加活动的民乐系陈春园老师即兴演奏了一曲,陈老师表示二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尝试了解乐器制作的工艺,当你有了解,才会更加丰富每首乐曲的表现力。
活动总是离不开志愿者的倾力付出,感谢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吴雨倩、周冰菁、黎缘全天守护在各个岗位,感谢博物馆陈锐洋老师为观众带来的馆藏精品乐器介绍。期待明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能为参观者带来更多丰富的活动内容。
撰稿:梁媛
摄影:黄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