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在学院九十华诞的欢乐气氛中,院教学楼贵宾室迎来博物馆建馆30周年座谈会的前辈、嘉宾,回家来看看。
本次座谈会以我院前音乐研究所研究员、84岁高龄的赵佳梓教授主讲。到场的嘉宾有陈列室最早的筹建人员蒋无间老师、应有勤教授,我院前院长、我馆第一任馆长江明惇教授,我馆特聘研究员肖梅教授、院宣传部吴部长,还有来自湖北音乐博物馆乔晴老师、上海闵行博物馆钟隽迪老师、以及我馆友好单位的多媒体技术和公共宣传的朋友。
座谈会由史寅馆长主持,他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各位前辈、嘉宾老师的欢迎,简述了博物馆这三十年建设的历程,并对博物馆现在的状况做了简单的汇报。只后,江明惇老院长代表院方,也是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做了发言。
首先,江院长肯定了博物馆这三十年走了的艰辛历程。他说,我们作为一所高校,从萌生想建立一个博物馆的想法,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挥各人的能动性,艰苦奋斗,经历了全国各地采风收集过程后,引起关注后,才有了后来较大规模的藏品赠送。他认为,博物馆能够有今天的规模和成绩,最重要的是博物馆人这种“可贵的精神”所在。其次,他认为,博物馆这么多年来为社会教育、普及公众音乐文化,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为本院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上,也一直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最后他再次强调:我们的博物馆并非藏宝机构,而是教育、科研机构,要找到我们自己的方向,才能为学院、和社会教育乃至国际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上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随后,在史寅馆长的主持下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捐赠仪式。
赵佳梓教授满怀对学院和博物馆的热情,讲述了前两年在菲律宾与一件特色乐器失之交臂的遗憾后,把去年在芬兰访问时购买的一件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芬兰民族乐器坎特列(Kantele)捐赠给我馆。说来,这件乐器也是“游历各国”,赵教授买了这件乐器后,由于不放心随托运,就一直背在身上,随他走过欧洲七八个国家后返回澳洲家中。今天,这件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乐器来到了上音母校,进入到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系列中。它的故事也将为我们铭记,并代代传下去。赵佳梓教授亲口讲述了他和印度音乐的缘份,以及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故事,也成为此次座谈会的亮点。赵教授在印度,被称为“80年代的玄奘”。他在印度学习考察的两年间走遍整个印度,我馆的整套印度传统乐器正是赵佳梓教授传播印度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接着,蒋无间老师作为博物馆的最早筹建者之一,讲述了我馆古代乐器和现打乐器的来历,以及建馆初期与上海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历史。前馆长应有勤教授在叙述建馆初期这段历史的时候,深切缅怀了我馆已故的前副馆长林培安教授。他说,林老师是拿生命在表达对博物馆事业的热情和热爱。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乐器博物馆,他也是早期开创博物馆事业最辛苦的人!肖梅老师作为我馆特聘研究员和早期乐器博物馆工作的从业者,从北京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陈列室工作说起,表达了对东方乐器博物馆现有规模和成就的肯定。她提出,现在的博物馆“酒虽香,但巷子确实深了点”,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发挥教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做到物尽其用?要开放博物馆,朝着知识公共化的方向迈进,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和平台,我们如何更好的帮助其发挥这些作用,引发我们对未来博物馆工作的思考。
我馆的老朋友,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中乐图鉴”的沈正国老师从乐器制作领域的角度谈了对博物馆发展的一些建议,并表示要捐赠一把其复制的“高仿刘天华二胡”。院宣传部吴部长回忆了他与博物馆的缘份,并将“三十而立”的博物馆历史归纳为三个“端”字,高端(眼光向外,服务社会)、前端(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前端(我院也是上海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窗口),他说,让固化的藏品活起来,秉承着蔡元培先生“美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博物馆作为学校与社会交流的窗口,将高雅艺术请下神坛,为广大社会群众所能碰触,并通过博物馆的教育影响他们,这就是“改造国民性格”所做的事。
史寅馆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展望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期待五年内博物馆能抓住当前发展的机遇,在公众开放、社会教育、学科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撰稿:邢媛
图片: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