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乐改亲历记•古琴》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4-04-07浏览次数:10


2024330日下午14:00,在上海音乐学院美育楼,开启了“乐改亲历记讲座”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古琴”专题。主讲人华一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唯一的一位乐器制作的传承人。华老师结合自身西方小提琴乐器制作经历,为我们分享其在古琴改革过程的经历、探索与思考,讲座与谈人邢媛老师,特邀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沈正国作为嘉宾出席本次讲座。讲座通过现场讲解乐器展示、试奏、提问交流等环节,为大家分享华一志对古琴在音量、音色、换弦方面的改进与研究。整场讲座,华一志在中西方乐改对比中,谈及对“乐改”的理解、古琴改进的研究与制作,并延伸到对乐改之“度”和对乐改过程中对民族性问题。


乐改是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乐器发展、民族音乐反思的重要一环,并一直延续到当下。“改”不等于颠覆性的“改革”,一些细节的调整和改动相对于“改革”更为温和,也可以称为“改良”或“优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近现代文化环境中对中国民族乐器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华一志从中西方音乐的发展、以及随着音乐的发展而被推动改造的乐器两个方面,讲述了对乐器之“改”的理解。华一志从历史上实存之器的角度出发,对比东西方弦乐器对“音高”的意识与实践,强调西方16世纪至18世纪以来以作曲家为中心使音乐蓬勃发展,对音高统一性、可行性提出要求,“音改”导致“器改”,由此也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影响到本国的乐器改造。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唯一一位古琴斫制代表性传承人,华一志对古琴改造的思考与实践体现在音量、音色、换弦三个方面。音量方面,华一志通过对比古琴与小提琴的体积与音量,认为面板与大漆过厚、体积过大是古琴体积大于小提琴而音量小于小提琴的原因。华一志认为面板变薄、改变腹胎结构可提升古琴音量,自己则是尝试在徽前设置出音孔进行音量提升,引起现场听众的好奇与讨论。在思考提升音量问题的同时,华一志也提出古琴的小音量符合古人的古琴表演场境和艺术表达,一味提高音量有破坏乐器民族性的风险。

对古琴由丝弦改换钢弦带来的音色问题,华一志认为可借鉴西方乐器的“配套”概念,不同规格的乐器配不同规格的琴弦,国内应提供多种规格的古琴弦供使用者选择,同时应提高市场上琴弦规格的透明度。与谈人邢媛老师谈及中西方对于乐器配件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国内缺乏乐器配件对音色影响的关注。

针对传统古琴换弦困难的问题,华一志展示了其国家级古琴专利七星轴,现场有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学生体验七星轴古琴的音色、音量,发现听感上并无影响。邢媛老师上手体验了七星轴的拆装,在场观众为七星轴换弦带来的轻松便利而感到惊讶。对于璇玑琴轸接受度的问题,华一志认为在古琴乐改过程中,古琴前端的改进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提问交流环节现场氛围活跃,观众群体多为古琴爱好者、斫琴者、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还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学者。大家就改进古琴音量的程度、新弦与旧琴磨合的音色、古琴形制与音色之间的关系、面板与背板对音色的影响、乐改对文化内涵的考量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中,音量改进程度的问题,华一志认为需考虑古琴演奏场合,目前的音量在小范围內独奏已经足够,如需放在规模较大的乐队中则需要考虑将其音量提升至相应的大小,以达到音效平衡。

特邀嘉宾沈正国根据多年民族乐器的制作经验,分享中国的乐改中,古筝琴码、琵琶面板向西方小提琴制作借鉴的经验。并与华一志交流古琴小音量的美学特点,这一特点能在小型表演场合体现古拙韵味;音色方面,存放时间久老木料带来的“历史感”满足人们对于古琴音色的审美追求;对于璇玑琴轸接受度的问题,沈正国认为,正如乐改中碰到的一系列传统与当代碰撞的问题,可以在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同时,继续探索、继承传统的智慧。沈正国的发言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最后华一志老师提出,古琴的文化内涵不能成为其阻挡当代探索声学性能方面提升的原因,因为人们在对音乐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传统在适应当代发展的道路上不会停止。与谈人邢老师总结道,乐改并非改革,很多元素并非取舍关系,而是可以实现传统与当代两条路并行。


乐改亲历记”为东方乐器博物馆继“百年大同”“百年二胡回望”之后又一“世纪回望”之举,讨论交流的方式为在场的各位带来不同角度的启发。后续“乐改亲历者”会系数登场,欢迎关注。



撰稿:倪舒淇(上海师范大学)

编辑:褚婉吟

审稿: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