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少数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民间传承与当代传播》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3-10-20浏览次数:212

20231019日上午10:00,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中414,由主讲人徐维笙带来《少数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民间传承与当代传播》讲座,这也是本学期“博物馆讲堂”的第二讲,讲座由邢媛老师主持。讲座通过现场讲解,吹奏和视频以及提问等环节,向大家生动详细地介绍西南世界各少数民族乐器制作过程以及民间传承的相关问题。

讲座分为制作技艺、民间传承、传播与交流三个部分展开。在第一部分制作技艺中,徐维笙先介绍了少数民族乐器制作的几个特点,分别为制作工具传统、制作材料易得、制作方式复杂、制作过程并非标准化。再结合具体例子,为大家讲解如何制作瑶族长鼓的具体过程。通过聆听两种不同的芦笙音色进行对比,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徐维笙介绍道:“阴阳面、干湿度、竹子不同部位、所种植的地理位置这些都会影响到乐器的音色。”而由于制作这些乐器过程复杂,周期长,价格不贵等问题,导致了这些民间乐器制作艺人的处境十分艰难。

第二部分民间传承中,主要介绍了传统传承方式到当代传承方式的演变。从以前的家族传承以及师徒传承到如今思想观念转变,徐维笙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具体例子讲述物质社会和金钱问题对于师承关系的影响。

第三部分传播与交流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传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线上传播依托于微信公众号,各大短视频平台,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直播再到广西师范大学学术讲座等。徐维笙也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在传播交流少数民族乐器中所遇到的一些趣事。

  在三部分内容讲述完毕后,徐维笙提出了两个思考“在原生地的传承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否有必要传承?”和“乐器改良是否有改的必要?”面对这两个问题,徐维笙解释道:“现在制作乐器都使用十二平均律,如果保持其原有形式,只能在瑶族地区流传和保存,这对民间艺人生存很难,并且传统乐器演奏局限性太大,所以用十二平均律市场更大。”同时,他也提到了近几年的研究对于器乐的关注要大于对人的关注,而文化不能离开人和族群的传承。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积极交流广泛提问。就芦笙的音色、乐器的标准化、乐器的改良、乐器音高、民间艺人生存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关于芦笙的音色处理问题方面,徐维笙讲解道,不同民族支系有不同的民族认知,这就十分考验制作艺人的技术。音色方面,竹材选择是次要,铜材选择是主要的。由于不同民族对于音色的追求不同,所以对于竹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乐器的标准化问题上,徐维笙强调,改良并不是改革,所以改良之前的乐器仍继续保存。邢媛老师则提出,关于改革和改良问题,她认为“优化”这个词更为保守。生活环境造就了这些民间艺人对自然生存敬畏。而生活在自然的人类和生活在城市的人类是不同的,所以,简单粗暴的标准化是行不通的。

讲座的最后,徐维笙将瑶族长鼓,在瑶族视为圣物的民族乐器,赠与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撰 稿:何洁茹

图 片:陈锐洋

编 辑:王丹钰

审 稿:邢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