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乐器、博物馆:一条辨认世界的途径》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3-09-25浏览次数:196

2023921日上午10:00,本学期“博物馆讲堂”的第一讲,由张振涛老师以“乐器、博物馆:一条辨认世界的途径”为题,在上海音乐学院中414教室展开演讲,讲座由邢媛老师主持。

张振涛老师在讲座的开始,介绍了乐器名称的构词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他讲道,乐器具有稳定性,一、二、三个字的构词分别可以被表述为三个历史时段。“乐器”是先秦丧葬使用的音乐器物的统称,此概念产生后,被移位、被修饰、被塑造、被重构,衍生出许多派生的概念,“乐器”也成为了一个被不断延伸和创造出一波又一波兼具艺术魅力和现代活力的概念群。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钢琴是一件中产阶级的奢侈家具”。张振涛老师介绍道,把这一命题引申至中国,古代“八音”分类也暗喻一种制料与一个社会阶层划等号的信息。制料代表尊贵贫贱,是身份的代言体,这就成为了一条解读的途径:通过乐器分析社会阶层。中国典籍有大量描写乐器与社会阶层之联系的记载,制度使所有物品有了身份寓意。

接下来,张振涛老师通过介绍里拉、号角、芦哨、小提琴,这四类连接世界的乐器,展开讲述乐器、博物馆与世界的联系。

首先是世界上第一件弦乐器——里拉琴。最早的里拉,是距今四千五百年的“黄金里拉琴”,于1929年在乌尔城出土,2003年因伊拉克战争而丢失,2004年仿制的黄金里拉琴再次弹起文明源头的琴声。黄金里拉琴在制作以及后期仿制的过程中,每个部件都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使其成为一件世界文明的结晶体。后来,从里拉琴还衍生出了泰国箜篌、缅甸弯琴、中国箜篌等乐器,进一步看出了这件乐器与世界的连接。博物馆将这些形制和演奏不尽相同,但长期并行不悖的乐器汇聚在了一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辨认世界的途径。

竖琴作为里拉琴的提升版,在西方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19-20世纪传入中国的竖琴,再次激活了消失一千年的箜篌,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再生力,以及同类家族易获共鸣的潜质。张振涛老师还介绍道,20191014日在国家博物馆大堂举行的“茅盾文学奖”颁发仪式上,24架箜篌分设两端,远比唐代宫廷任何一幅画面上聚集起来的箜篌多出数倍,这预示着音乐的空间如同文学的空间一样,不再封闭。箜篌在盛唐一展风采后销声匿迹、于一千年后神奇复活,这是世界的又一次连接。张振涛老师强调,正是通过乐器,才让我们看见了历史变迁的大背景。

第二类乐器是号角,号角类乐器因表现性能与半音化程度不高且难以控制而被认为是在吹管乐器中最低等的。张振涛老师通过分享他在韩国所见的鼓吹乐、讲解瑞士号角间插性质的吹奏,让大家了解到鼓吹乐既利用角贝的巨响又不影响旋律的办法,认识到一件乐器能否吹出多声取决于乐器所处的文化环境。也让我们得知,想要真正了解一件乐器,最好的方式是要进入文化现场。

第三类连接世界的乐器是芦哨,音乐家从白洋淀看到了乐器材料采集地的意义,这个定位是音乐民族志叙述地缘环境与音乐品种关联的接点。没有芦苇,管哨就没有材料,笛子就没有笛膜,笙管乐就不复存在。概括而言,即白洋淀生芦苇,芦苇生管哨,管哨生音乐。所以,考察地之所以孵化出一个丰饶乐种——笙管乐,就是因为有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白洋淀和芦苇荡。大半个世界都有的芦苇,让我们看见了世界的连接。

第四件乐器是小提琴,罗姆人根据印度的弹拨乐器制成了小提琴,其优雅的外貌不是意大利制造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罗姆人在无数次粗糙的打磨中逐渐显现,它是流浪者的衣钵。而这件与罗姆人底层形象捆绑在一起的乐器,在欧洲人心中却是高雅的艺术。张振涛老师认为,发生这种转换的决定因素是“行走”。他还提出,这个现象让人反思:拴在一个地方的固化制度,以及故土难移的立地生根会成为乐器不能充分游走、获得充分发展的证明。乐器越在各个民族间传播,就越能吸纳异质因子。

因此,张振涛老师在此强调了“行走”的意义,指出:印度、巴基斯坦民间乐器,不但在行走中被赋予高贵品相,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化合,而且还让蔑视它的欧洲主人获得无与伦比的享受,使西方乐器史的叙述立场逐渐转向俯首称颂。从艺术史角度改变了蔑视底层的偏见,从音乐史角度改变了高雅与民间的对立,从社会史角度改变了阶层与族群的两分模式,从乐器史角度改变了单向传播的一面之词。是因为乐器的“行走”,才连接起了整个世界。

张老师总结道,是博物馆实现了将来自不同国家的乐器汇聚在一起,让人们享受到了不同的世界,看到了不同乐器之间的连接,并提供了理解乐器传播与变异的途径,给音乐学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积累和广阔的视野。走进博物馆就是为了在一个建筑里理解全世界。

讲座的最后,在场的师生和张老师展开热烈的交流,就博物馆乐器在展览方式上的进步、乐器的复制与仿制、影响乐器变革的因素、博物馆乐器馆藏的特色、博物馆以教育为目的发展方向、乐器的消失与复活等问题,以及张老师著作《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邢媛老师表示,希望借助“博物馆讲堂”这个平台,结合“乐器学、博物馆与遗产保护专题研究”的课程,能够让博物馆成为学生学习可利用的资源,也期待上音学子能够转换角色,从博物馆参观者的身份转变为博物馆建设、研究的参与者。最后,萧梅老师总结发表了自己听完讲座后的感想,她说道,乐器的流变、兴衰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张老师的讲座是结合了中国目前音乐发展的现实来谈的,让我们感受到一件小小的乐器连接了非常广阔的世界,打开了大家认识世界的视野。萧老师还指出,乐器学的教学目前在整个中国的音乐教育中处于较欠缺的状态,但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乐器学的教学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例如,应有勤老师、华天礽老师、黄婉老师、邢媛老师都在上音开设有关乐器学的课程,使乐器学在上音具有比较完整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张老师给到场的观众们送上其所著的音乐随笔——《响堂——音乐博物馆掠影》,大家在讲座结束后,自发地找到张老师签名合影,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撰  稿:王丹钰

编  辑:褚婉吟

审  稿:邢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