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讲座|《中国非遗音乐传播新路径--音乐影像志在中国》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23浏览次数:432


20235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下午15:00,东方乐器博物馆邀请到民族音乐学者程俏俏,在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展开一场题为《中国非遗音乐传播新路径——音乐影像志在中国》的主题讲座,届时由邢媛老师主持,本场讲座亦是本年度“博物馆讲堂”的第讲。

讲座伊始,主持人邢媛老师表示,我们经常习惯于用乐器、嗓音、文字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而有一部分学者则是习惯拿起手中的相机来观察音乐,这就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学科——音乐影像志学,上海音乐学院是全球第一个开设音乐影像志专业的院校,在该学科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借由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邀请程俏俏老师以音乐影像志的方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音乐的故事。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程老师的田野足迹包括北方诸个游牧民族所生活的地方,到中国地理位置最西点的帕米尔高原,从云、贵、川,再到潮汕、福建等东南沿海区域。她首先以一张照片为例,分享了自己初入田野时的感动。带着观众对初次进入异文化群体时的思考,从而引出音乐影像志的跨文化特征,与“共情”、“传情”的感知属性。讲座提出数个问题:“什么是音乐影像志?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音乐?音乐在具体研究中是否有必要用影像表达?音乐影像志拍摄什么内容?”,进而展开讲述。

程老师通过民族音乐学、交叉学科、民族志书写几个关键词介绍了音乐影像志的定义,并强调这种使用影像叙述的学术报告应该向大众进行更多的传播与表达,用以文化分享、促进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理解。

程老师将音乐影像志拍摄的内容按照体裁分为乐器、乐人、乐礼、乐作、乐态五类,并着重介绍了乐器的拍摄方式。在讲座中,程老师用音乐影像志片段《彝族四弦》与舞台表演影像片段做比较,为观众讲解音乐影像志作为学术研究用途,需在音乐事项原生语境中进行完整地记录、保存、紧急保护,以用作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及后人研究,突出音乐影像志的档案属性。

追溯音乐在民族志电影中的出现,早在电影发明之初就已经开始,这些影像资料在现在看来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像资料从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辅助手段,至今也逐渐形成具有独立表达与风格的音乐影像志。随着民族音乐学学术理论的发展与技术特权的瓦解,使得更多人可以进入音乐影像志的领域,并且程老师提出,作为学者不再是study people(研究别人),而是study with people(和别人一起做研究),从而与研究对象形成尊重、平等、互惠的关系。

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是国内第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节,通过这个活动一来让更多人看到动态的学术成果,也能让大家集中认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圈的华语音乐生活。目前,两届电影节共展出50部影片,涵盖了20多个民族,近 120种音乐种类,95%都是非遗保护题材。在颁奖典礼上,还会将获奖影片中的音乐人物请上舞台,把丰富多元的文化传递出去,同时把话语权交到文化持有者本人手中,让他们有机会向更多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为了延续这样的方式,讲座现场请到了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的一位白族大三弦传承人赵广原。表演之余,赵广原讲述自己在民间学习和音乐学院学习的体会,他认为学院里的音乐是有音阶的,带有城市化的痕迹,而民间音乐的调弦则没有固定音高,会随时按照心情变换,音乐的演奏也会遵从演奏者当下的感受。演出结束后,程老师还分享了她在大理剑川拍摄的音乐影像志片段《白族三弦》,让我们看到这个乐器在当地的传承状况。

讲座中程老师还分享了她的音乐影像志作品《回家——侗族小黄村春节礼俗志》片段、《苗岭踏歌行》等影像记录。她还分享道,一部音乐影像志可以给不同的观众带来不同的东西,作为文化持有者而言,影像记录让他们有更多与世界交流的机会,是表达自我观点的工具与权利;对学者而言,是保护遗产、记录田野、表达学术观点的途径;对于音乐听众与观众而言是通过影片深度挖掘所呈现的内容而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意义。制作完成一部音乐影像志并非就是一个终点,而是启发并增进人们的交流与沟通。

邢媛老师在整场讲座的最后进行了总结,她说道,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镜头和文字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通过这种沟通使不同文化得到相互的尊重与理解,最终达到让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撰稿:王丹钰

图片:鄢杜玖坤 方黄洁羽

编辑:褚婉吟

审稿: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