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石头与口簧琴的故事》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1浏览次数:137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系列学术讲座2023年第一讲,也是东方乐器博物馆“博物馆讲堂”首次线下讲座,《石头与口簧琴的故事》于20234198:30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开讲,讲座由来自云南丽江宁蒗县的彝族同胞石头主讲,东方乐器博物馆邢媛老师主持。主讲人石头是一个乐器收藏者,也是乐器的制作者,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石头收集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口簧琴,他和他收藏的部分口簧琴一起,在上音给大家讲述了自己与口簧琴之间的故事。

石头介绍道,口簧琴的历史悠久,被称为“万簧之源”,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叫法,还可以将它称为口弦、响篾。按材质来分,口簧琴有竹子的、铜片的、铁片的、还有骨头制的。按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同体和异体两种。他向大家分享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口簧琴,这些不同地域的口簧琴不仅有不一样的形制,在各自的民族中也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

随后,石头展示了来自台湾泰雅族、云南彝族、苗族、景颇族、蒙古族、纳西族、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口簧琴,依次讲解了他们的制作过程、音色、演奏方式、文化背景,丰富多彩同时又各具特色。台湾泰雅族的口簧琴,外壳由竹子制成,里面有一个黄铜材质的簧片,属于异体口簧,最多可演奏七个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口簧琴仍保留着原始的制作工艺,竹片从中间被劈开,露出簧片,尖端再次扎紧,就形成了可以自由振动的簧片。

蒙古口簧琴在演奏时会在其中加入呼麦、牛羊等叫声,还曾被当成是萨满的法器。从蒙古地区传到西南少数民族后,口簧琴被当成是用来传情的工具。彝族的口簧琴种类和形制十分丰富,常被彝族人民用来寄托对亲人和爱人的思念,从最开始的一片簧片发展到了现在的六片来表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回族则是目前所见,第一个用口簧琴来演奏现代音乐的民族。

作为第一件到达太空的乐器,口簧琴还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小的乐器”,石头又向观众展示了他收藏的最小和最大的口簧琴,其中这件最小的口簧琴是来自撒拉族,演奏方式特殊,是用牙将其咬在嘴里,手指拨动簧片发出声音。

石头在不同地区采风、收集口簧的故事,也让大家体会到了在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中,音乐是发自内心的,这种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手段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办法通过记谱、开课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因此口簧琴也面临文化传承的问题。过去,曾在四十多个民族中有口簧琴,但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个民族还保留着此类乐器,它是代替人类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能听懂口簧琴语言的人越来越少,随着老人的不断离开,现存的口簧琴不断失传,作为一门和母语紧密相连的艺术,语言的逐渐消失也对它的传承带来威胁。过去的普遍性存在和如今大量的失传,对口簧琴的传承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邢媛老师在讲座的最后表示,石头带来的他与口簧琴的故事,不仅拓宽了认识口簧琴的视野,还让我们感受到口簧琴在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在这些远离城市的少数民族中,音乐是流淌于他们血液之中的,没有了音乐,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口簧琴就是一个连接生活与音乐的重要载体。





文字|王丹钰

图片|沈正国

编辑|褚婉吟 

修订 审稿 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