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堂-《气鸣乐器分类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2-10-27浏览次数:110

    


        20221021日上午10点,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博物馆讲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之《气鸣乐器分类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在线上开讲。主持人萧梅教授简单介绍了讲座背景和主讲人:刘祥焜,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士、音乐人类学硕士,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乐器研究组成员,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在中外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乐器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讲座以目前国际乐器学界通用的霍-萨分类法(Hornbostel-Sachs Classification)中的“气鸣乐器”分类为纲,梳理归纳国内学界讨论较多的少数民族气鸣乐器;该分类法最初即是为服务于乐器博物馆展陈而提出,在充分契合“博物馆讲堂”主题的同时,也为较为整体地把握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沿用的许多传统乐器提供了线索;这些乐器大多具有独特的形制结构、演奏方法及发音原理,也为乐器分类法研究提出了鲜活的课题。

      讲座的第一部分首先将一些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原生乐器分类方法、以及本土学者独立提出的乐器分类法与-萨分类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异同与得失:前两者在充分适应这些乐器本体的同时,却也增加了不同体系间学术对话的困难与误解。出于比较研究的目的,仍有必要采用某种可以跨文化适用的客位的乐器分类法。-萨分类法按照初级振动体的类型进行此种分类,具有其科学性。因此,讲座的第二部分详述了-萨分类法中气鸣乐器的各个类目,并列举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实例来说明分类条目的标准和意义。主讲人指出,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区域狭窄、乐器实物罕见的类目,如内隔外气道笛类、扩张簧管类乐器等,实际上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中有较为丰富的实例,属于珍贵的学术田野资源,尤其值得国内乐器学者的关注、并促进它们进入国际乐器学界的研究视野和学术交流。然而,在按分类条目列举乐器实例的过程中,主讲人也指出了现行分类标准所存在的一些难以适应乐器本体多样性、流变性和文化连续性的局限,有待新一代学者通过深厚的田野研究对其加以修订完善。在第三部分中,主讲人给出了几个在田野中或博物馆中观察乐器实物的例子,指出切勿被其外形所迷惑,必须严格按照初级(和次级)振动体对其加以分类;若条件所限难以观察到振动体,或可根据乐器音响和演奏方式加以推测,但无法确证。对于历史乐器图像的辨认亦是如此,若非清晰地描绘出振动体,则仅能根据外形和文化语境加以猜测,但无法确证。由此,也对乐器博物馆展陈提出了一点建议:尽可能清晰地展示乐器的振动体部分,避免遮挡、模糊;若振动体损坏或缺失,应用文字或照片展示其应有的原貌,而不应武断地修补或替换,否则会极大地误导对于乐器属性、谱系关联和历史源流的研究。

      在讲座的最后,萧梅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反思了自己在乐器收藏展陈工作中的得失和体会,并指出国内音乐学界较多关注音乐之“乐”,如乐种、曲牌、声腔等,而乐器之“器”则处于较为缺位的状态;音乐学课程中对乐器学的教授也大多注重乐器的音乐和文化属性,而忽略了乐器本体。因此,本讲座引导我们重新关注乐器的主体性,在国内学界较为独树一帜。同时,萧梅教授也提出,-萨分类法在近百年间为国际乐器学界所通用,原因不仅在于其科学性、跨文化普适性,更在于这一体系不断引发学者对乐器属性的反思,从而使乐器学学科从确立到不断完善;这是其他分类法都没能做出的学术贡献。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和独立学者在线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了提问和讨论。



撰稿:刘祥焜

编辑:褚婉吟

审核: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