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乐器展厅

发布时间:2010-05-27浏览次数:16318

芦笙

自由簧气鸣乐器。芦笙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各地形制大同小异,音色悦耳动听。以竹片刻舌为簧片,用蜂蜡封于竹管端,并插于长条形木斗。发音原理同笙,但管底不封闭,音色别具一格。史籍也称“卢沙”。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所记述的“卢沙,傜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
    在上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各村寨,大多有大小不一的成套芦笙,最短者长约20~30厘米,最长者可达2米以上。芦笙乐队一般有高-中-次中-低音等四至五个声部,各芦笙的音管数量不等,通常五到八管。以六管居多,多为五声音阶:a1-c2-d2-e2-g2-a2。芦笙乐队中常加入有单根管的低音“芒筒”,管端套有一根大毛竹为共鸣筒。
    在节日喜庆时边吹边舞,特大的盛会,演奏者可达一-二百人,场面欢腾-热烈-壮观。明代杨慎的《南诏野史》中对芦笙有这样的生动描绘:“每岁盂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口弦

拨奏体鸣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相传为女娲所造。先秦时期称“簧”,明清时期称“口”。应劭《风俗通》引《世本》曰:“女娲作簧。”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民间称“竹簧”-“响篾”-“篾琴”-“弹簧”-“口簧”等。

竹口弦流行于彝-景颇-拉祜-纳西-傈僳-傣-哈尼-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等少数民族和部分地区的汉族中。

小闷笛

双簧气鸣乐器。彝族语称“耶哈鲁”或“奔麦黑的里”,“黑的里”是虫壳的意思,“的里”即笛。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彝族地区。用野飞蛾茧为哨子,仅四个指孔,前三背一,用左或右手按孔吹奏。

 

马骨胡

擦奏弦鸣乐器。壮族-布朗族的拉弦乐器,壮语称“冉列”。流行于广西-云南-湖南的壮族地区。壮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土司抢走了美丽的姑娘阿冉,杀死了她心爱的马。阿冉取下马腿骨,让土司家役送给她的情人阿列。阿列把它做成马骨胡,拉奏时,琴声响彻山谷。阿冉从音乐中领悟了阿列搭救她的办法。后阿列施计射杀土司,救出阿冉。从此马骨胡世代相传。为纪念阿冉和阿列,人们把它叫做“冉列”。
    传统马骨胡用一段马腿骨作为琴筒,一端蒙蛇皮,用黄猄角为轸,张两根丝弦,现改用钢弦,定弦为:a1-e2,常用音域约两个多八度。北路壮戏用两个马骨胡伴奏,用两种定弦:e2-a1和d2-a1,被称为公母马骨胡。是广西民间“八音”(指八件乐器)乐队合奏和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有传统曲牌,如《迎客调》-《过场调》-《八音调》-《喜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