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乐器展厅

发布时间:2010-05-24浏览次数:25505

    边棱音气鸣乐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管乐器之一。古代也作“篴”。湖南省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有两支横吹竹笛,同墓的竹简上有“篴”字。汉代所称“笛”或“长笛”是指竖吹笛,即近现代洞箫的前身。历史上笛的种类繁多。古代艺人除了用竹制笛外,还尝试用骨、玉、玳瑁、瓷、铁、铜等制笛。唐宋以来,衍生出的笛更是丰姿多彩,形态各异,如,义嘴笛、叉手笛、两头笛、七星管、骆驼笛、龙笛、平笛等。史料记载过许多笛的珍品,如,鹤骨笛、猿臂笛、铜笛、玄铁笛、紫玉笛、缥玉笛、玳瑁笛等。
    现代笛的概念演化为横笛,有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较短略细,音色清脆、明亮,因常用于北方梆子戏伴奏而得名,也用于北方其它戏曲、歌舞的伴奏。曲笛略粗而长,音色纯厚、圆润,因用于昆曲伴奏而得名,是江南丝竹的主奏乐器。常用音域为:a1~b3;梆笛一般比曲笛高四度,常用音域为:d2~e4。笛不仅用于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也用来独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


    自由簧气鸣乐器。相传为“随”所造,下端有簧片的笙管插于夸瓜而构成,史籍有许多别名,如凤笙、凤翼笙、参差竹、鸾笙、云和笙、白玉笙、碧瑶笙、采庸等。笙簧为发音源,笙管是共鸣管。“八音”分类中属“匏”。据《尔雅》记载,笙有大小两种:大笙称为“巢”;小笙称为“和”,能协调其它乐器的音色。笙斗称“悬匏”;吹嘴称“咮”;最长两根笙管称“修挝”、“中挝”或“上筩”;出音窗称“内开穴”;插入笙斗的置簧片管称“插脚”。玉制笙管称“鹅管”。目前所知笙的最早实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距今已2400多年。宋代为了转调,用变音“义管”替换不用的音管,称之为“义管笙”。元代称的管风琴为“兴隆笙”、“殿庭笙”或“巨笙”。笙属和声乐器。现今笙现已发展到21至37管,设有键和金属共呜筒,音色明亮、和谐。音域扩大,半音齐全。

胡琴

    宋代以前,“胡琴”泛指从波斯或西域传入中原的弦乐器。后逐渐形成狭义的“胡琴”,即用棒或马尾弓擦奏的弦乐器——“奚琴”,约宋代演称“嵇琴”,只用马尾弓拉奏。随着宋、元的杂剧、散曲和南戏的盛行,嵇琴渐渐成为戏曲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后衍化出很多形制:如琴面为木板振动的板胡、皮膜振动的二胡;马尾弓分为夹在两弦之间拉奏和在弦外拉奏等两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胡琴已形成家族:有高胡、二胡、中胡、大胡、革胡、低革胡等。除了京剧乐队的京胡和京二胡之外,在各地戏曲乐队中,河南坠子所用的坠胡;秦腔的板胡;江南一带沪剧、越剧、锡剧、淮剧等戏剧伴奏中的主胡;广东音乐和粤剧伴奏乐队的粤胡;西藏歌舞音乐中的藏胡等也由胡琴衍生。

琵琶

    琵琶是我国最富盛名的弹拨乐器之一。汉代称“批把”,用拨子弹奏,因正拨称“批”,反拨称“把”而得名。后演称“琵琶”。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它的背板古代称“槽”,大多用红木或紫檀木制,面板用泡桐木制。
    历史上琵琶衍生的名称繁多。依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瓦琵琶、铜琵琶、金镂琵琶、金镂柄银柱琵琶、玉轴琵琶、蛇皮琵琶等;依装饰和形态的不同有:龙头琵琶、云头琵琶、双凤琵琶、画面琵琶、云和琵琶等;依弦数的不同除了四弦和五弦琵琶外还有:二弦琵琶、三弦琵琶、六弦琵琶、七弦琵琶、八弦琵琶、七十二弦琵琶(即“卡龙”)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琵琶的“相”和“品”的总数已增加到二十三至二十五个,采用十二平均律排列,并把丝弦改为钢弦或尼龙缠钢弦。定弦为:A、d、e、a,音域达三个八度以上。唐代琵琶主要用拨子弹奏,右手的技法有“拽、抹、反、掣、拢”等;左手的技法有“撚、扣、弛”等。音色宕而饱满、明亮。唐代琵琶演奏家裴洛儿首先尝试用手弹奏,这样“轮、夹弹、摇指”等手法应运而生,后左手发展出“推、拉、泛音”等手法。
    现代琵琶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用指甲演奏,发展的技巧更为丰富。右手有弹、挑、夹弹、滚、轮、拂、扫等,左手有揉、吟、捺打、绞弦、推、挽、泛音等。以左手技巧为主的曲目有《月儿高》、《塞上曲》等通常称“文曲”;以右手《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则称“武曲”。

扬琴

    又名“洋琴”、“打琴”。起源于亚述和波斯古国,十一世纪传入欧洲,现今东欧许多国家流传这种乐器。明未清初从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最初流行于东南沿海,後逐渐传入内地。近年来,有人考证,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乐队所用“桑图尔”就是扬琴,是阿拉伯人的乐器,它很可能由新疆传入内地。
    扬琴在我国的传播范围极广,从民间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到全国各地的很多戏曲剧种的伴奏乐队中都用到了扬琴。许多曲艺形式据是因采用了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如,四川扬琴、山东琴书、北京琴书、河南琴书、安徽琴书、贵州文琴、广西文琴等。现扬琴音域达四个八度以上。近年来,琴下还装置由制音踏板,可以脚踩踏板来控制余音长短。
    扬琴音色明亮、和谐,余音悠长。近四十多年来发展出许多新手法,有单音、双音、和弦、分解和弦、琶音、轮音、拨音、泛音、浪竹等。一个小型民族乐队或声乐伴奏乐队几乎都配备一台扬琴。它除了用来合奏外,也常用于独奏,代表性曲目有《将军令》、《倒垂帘》、《节日的天山》、《海燕》等。


大抄锣

    最大的锣称为“大筛锣”或“大抄锣”,因锣心和锣边为黑色,也称“黑锣”,直径可达120厘米以上,音色深沉、庄重,民间常于迎神庙会和婚丧时敲奏。现代大型交响乐队的打击乐声部中也采纳了这种锣。


京剧乐队

    通常由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或阮(称为“三大件”),有时还配有唢呐、笙、笛等,被称为“文场”。“武场”则由板、板鼓、大锣、京钹、小锣、大堂鼓、小堂鼓、铙钹、卜鱼、碰铃等打击乐器组成。

京胡
    擦奏弦鸣乐器。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清代乾隆未年随着皮黄腔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琴杆和琴筒用竹制,琴轸用木制,琴杆插入琴筒的那段竹子开有两个细长音窗,有助于高音区共鸣。用马尾弓拉奏。音色刚劲、响亮。
    依京剧中西皮、二黄等声腔和调式的不同,分别定弦为:la~mi’;sol~re’,音域约一个半八度,京胡伴奏时特别强调与演员唱腔配合的默契和严密性以及与京二胡相一致的先拉后推的弓法。

京二胡
    由著名京剧琴师王少卿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创用。发音原理同二胡而略小,因用于京剧伴奏故称。比京胡低一个八度,对京胡音色有重要谐调作用。

月琴
    京剧伴奏乐队中的月琴。通常相邻两弦为同度音,与另两根同度弦成五度关系。

板鼓
    因一面蒙皮,又名“单皮”。用于各种戏曲伴奏,用于京剧的板鼓称“京班鼓”。
鼓框用硬木制,上面蒙以猪皮或牛皮。鼓面中间微凸起,称鼓心,是板鼓的发音部位。置于木架上,用两根细竹棒击奏。
    用于京剧和北方戏曲伴奏的板鼓,鼓心较小,音色响亮、坚实;苏南吹打所用板鼓,鼓心较大,音色相对较松脆、柔软。可双手各执一根竹棒敲奏,轮击称“嘶边”,也可左手执板,右手执一根竹棒,以击板为强拍,板鼓作辅助击奏。在京剧乐队中,板鼓对其他打击乐器或整个乐队起指挥作用。

南音乐队

南尺八

    边棱音气鸣乐器。因用于福建南曲(也称“南音”)故称。尺八是单管竖笛的一种,始于唐代。据《新唐书•吕才传》记载,唐贞观年间,宫廷乐官受命制定国家标准音律,因祖孝孙与王长通、白明达意见不一,无法定出新乐律。于是唐太宗召集各大臣推荐懂音律的人,侍中王珪和魏徵竭力推荐一个叫吕才的乐工。他制作的十二支一套的竖笛与十二律的音高恰好相符,最终被宫廷作为律笛。其中标准笛——黄钟笛长为一尺八寸,从此“尺八”约定俗成地被广义化,成为竖笛的代名词。到宋代,衍称为“尺八管”、“箫管”、“中管”、“竖篴”等名。
    现在的福建南尺八很可能是普化尺八的遗存,它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除了吹口制作不从外侧切削外,从高音到低音逆向计孔序,节目数定式为十目(隔)九节(段),尾节留有根须,以及采用固定音位记谱法等方面都保留着古制。南尺八音色圆润、淳厚。近年来创作曲目有《南乐洞吹》、《渔歌》、《追思》等。

南琶
    拨奏弦鸣乐器。“南音琵琶”的简称。

二弦
    拉奏弦鸣乐器。“南音二弦”的简称。泉州开元寺

广胡
    拉奏弦鸣乐器。南音二弦的形制之一。

拍板
    简称“拍”。汉代宫廷在演唱或器乐演奏时都用拍手来打节拍,称为“抃掌”,约在南北朝起,用拍板来代替“抃掌”。通常由五至六片长方形的硬质木片串在一起构成,木片数最多可达九片,称“大拍板”。
    元代广泛用于戏曲和说唱音乐。近代,演化为二片,其中一片由两片束成,简称“板”。常用紫檀木制造,也称“檀板”。音色清脆、结实。常同“板鼓”配合,由一人演奏,广泛用于全国各地各种戏曲和曲艺的伴奏,其中“板”主要敲击节奏中的强拍。今福建南曲乐队所用五片制拍板,属罕见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