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会友,用乐传情|东方乐器博物馆“寻龙记”

发布时间:2024-03-29浏览次数:12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进入雨季,人们在此时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祈佑一年吉祥丰收。

3月9日下午,在“二月二”即将到来之际,爱乐者们共聚上音开放空间美育楼,跟随东方乐器博物馆邢媛博士一同闯入关于“龙”的乐器世界。在“丝路随响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十周年乐器文化展”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乐器上的“龙”元素,挖掘乐器背后与之相关的文化习俗与民族信仰。

活动中,大家跃跃欲试,前来参与的小朋友们更是积极带头互动,在通力合作下共发现11件展陈乐器上的20余处“龙”元素,涵盖近十个少数民族,如壮族的铜鼓;藏族的悬鼓、洞钦、法螺、胫骨号;彝族的月琴;白族的三弦以及印度的维纳等。

“龙”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其不仅仅是作为装饰而存在,更承载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

藏族· 悬鼓(供奉鼓、龙鼓)


在藏族文化中,人们对龙神的崇拜和信仰有着很长的历史。众多藏文史籍都有对龙信仰的记载。“鼓”是藏族最原始的本土乐器之一,藏族把鼓喻为雷声和玉龙,在藏族文学中“夏季的鼓声”是雷声的异名,“玉龙”也是鼓的异名。藏区民间广泛流传着“鼓声震碎积灰尘,罗刹击鼓祭图腾”的故事。博物馆入口的首件乐器——藏族悬鼓的鼓身与悬架上就有着醒目的龙元素。

藏族·法螺


法螺用白色大海螺加工而成,通常镶以镀金黄铜或银,称镶翅法螺。邢媛老师讲解道:博物馆所展陈的法螺便为镶翅法螺,一条银质的巨龙盘踞中央,四周环绕十二生肖动物图案。螺体点缀以红珊瑚、绿松石,以单个或三个一组呈现。在藏传佛教法器上出现具有汉族文化标识的龙和十二生肖的图案,也是汉藏文化交融的体现。

彝族龙头月琴


彝族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同时彝族的古称“保傑”也就是由彝族语中“龙”和“虎”的译音转意而成的族名。邢媛老师结合已有研究表示,龙神既是彝族各支共同的福禄神,也是许多部族的图腾。

在来自福建莆田的月琴琴杆侧面也藏有一处龙,这条龙并非直接粘贴或镶嵌于琴杆,而是在一整块木料上雕凿而成。对于这件琴来说,比龙元素更有意思的是雕成梅花形状的弦轴。邢媛老师解释道,这种弦轴又称“梅花绞”,在唐宋时期,大批汉人为逃避战乱落脚于福建,“梅花绞”寄托的是他们的思乡之情。

同样,白族早期也存有大量关于龙的神话,在白族人民心中,龙是他们心中无法战胜的神明力量的具象化。无论是传说还是信仰,龙文化始终具有着民族性、民间性的特点,也是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和吉祥物,因此在各类乐器制作中,人们也将对于龙的崇拜渗透于艺术创作中,以此表达对美满生活的憧憬。

在历时一小时的活动中,邢媛老师结合历史传说、田野经历,将民族文化与乐器结合,以“龙”为线索,展现多元文化中各民族的文化联结,并将馆内其它乐器渗透于讲解中,通过乐器反哺文化,呈现乐器与人、自然及生态的密切联系。当然,中华民族所创造的龙的形象丰富多变,它们不只留存于乐器中,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于各个民族乃至世界各地。

以“龙”会友,用“乐”传情。此次“寻龙记”活动将龙文化作为载体,依托上音东方乐器博物馆的展陈,彰显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东方乐器博物馆的展览作为上音首批开放空间的内容,结合传统节日打造专题导览活动,切实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积极打造高品质的开放艺术空间。


文  字|张孜乐

审  稿|邢   媛

编  辑|王丹钰